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活动体系 实践课程 实践总结 学生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青少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平台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关注焦点

福建政和召开..

青春有为,强..
1. 《全国业余体育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2. 福建政和召开春节返乡青年大学生座..
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体育美育 浸..
4. 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
5. 全国中小学生机器人技术考试工作启..
6. 教育部:社会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
7.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
8. 青春有为,强师有我” “电影下乡..
9. 教育部要求全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
10. 首届植物科学前沿学术大会在宁举办
站长推荐
1. 习近平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强调 ..
2. 青春有为,强师有我” “电影下乡..
3. 福建政和召开春节返乡青年大学生座..
4. 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启动暨国家..
5. 首届植物科学前沿学术大会在宁举办
6. 东北林业大学以“三个注重”加强和..
7. 校团委党支部、校友与基金工作办公..
8. 王守军带队赴河南省安阳市调研
9. 北京师范大学协同全国66个市县教..
10. 西藏墨脱:高校大学生实践支队以“..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详情 
南京林业大学学子赴无锡市开展村庄经济调研
发布时间:2/14/2021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网络编辑:admin(管理员)  浏览次数:2654
南京林业大学学子赴无锡市开展村庄经济调研

发稿时间:2021-02-07 12:1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守初心乡村振兴十秩风雨,担使命学思践悟百年征途

——南京林业大学学子赴无锡市开展村庄经济调研活动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7日电(记者 王冬伟 通讯员 冯金小 李倩 肖肖)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2021年正值建党一百周年,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村庄经济”师生调研组,以村庄经济变迁为调研主题,于1月30日赴无锡11个村开展实地调研,以实际行动践行“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追踪村庄经济变迁,描绘乡村百年发展新图景。

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村庄经济”师生调研组参观学习堰桥“一包三改”纪念馆。通讯员供图

  回眸百年沧桑,再走调研征途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于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80年代以及90年代,先后4次对无锡市11个村开展农村经济追踪调查,对其经济发展和制度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村庄经济”师生调研组基于前四次学者调研内容和结果,再次走进刘仓社区、溪南社区、玉东村、庄桥社区、泾西村、利农社区、太湖社区、吴塘社区、马鞍村、鸿声村、前进社区等11个村、社区,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访谈、文献查阅等多种途径,了解新时代背景下该11个行政村、社区的乡村建设和基本经济状况,从乡村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及资产、党的建设、公共收入及支出、公共基础设施、村民收入情况、村企业情况等多个维度,勾勒无锡美丽乡村发展轨迹,聆听乡村建设“四史”故事。

调研组学生拍摄记录刘仓社区最后的拆迁现场。通讯员供图

  传承农耕文化,发展生态农业

  在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吴塘社区(原吴塘村)调研过程中,调研组与吴塘社区书记、主任共话吴塘社区历史发展与现状。目前,吴塘社区仍大部分保持原有的乡村风貌,并以酸李、水蜜桃、杨梅等水果作为主要经济作物;为响应太湖治理政策及环境保护要求,社区内农田未进行集约化耕作,避免了因过度施肥产生的农村面源污染,促进保护太湖水质。社区通过物流,保证社区内果蔬及时对外销售,未来将利用冷链技术扩大销售半径以及开展果蔬采摘文化节、线上果蔬推介会等活动,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调研组的同学们在访谈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农田原来在生态保护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田污染,统一布局“田、水、林、路”,助力提高太湖流域环境治理能力和内生动力。

调研组师生走入太湖社区内村民自留地。通讯员供图

  笔尖记录村史,脚步见证变迁

  1月30日上午,调研组师生一行来到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刘仓社区(原刘巷村),这一天刘仓社区完成了社区内最后18户的拆迁安置工作,而这一天也见证了刘仓社区最后18户村民向居民的转变。调研组同学们在与“老村书”的访谈,亦共同见证了刘巷村(现刘仓社区)的变化与发展:村(社区)里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建设中,目前有了一支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志愿服务队伍,他们为村(社区)里的鳏寡老人提供志愿服务,也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村(社区)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现在拆迁住上楼了,利用大家相互熟悉的特点,让“有事好商量”走进楼道,鼓励楼房里事情自己议、自己定,形成居民楼道“微自治”。在1月30号日这一天,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村庄经济”师生调研组师生们和社区居民们,共同看着黑板上贴着的刘仓社区的发展蓝图,脚下踩着刚刚拆掉的红砖,笔尖记录着刘巷村的“最后一天”,也共同见证着刘巷村完全走向刘仓社区的这一重要时刻。

调研组学生于太湖社区自然村拆迁现场。通讯员供图

  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网格管理数据赋能

  “我们社区目前有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委员会、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及社区工作站”,在调研组同学们问到社区内管理服务组织时,利农社区主任如是说,这句话也深深印在调研组同学们心中。利农社区早在2010年由原利农村撤村建居,目前为混合型社区。通过访谈,同学们了解到利农社区内的四个组织在社区党建、公共服务、集体经济、社区事务工作等方面各司其职,共同促进社区健康有序发展。在2月1日的调研走访过程中,同学们还遇到本校毕业回到家乡投身基层建设的学长,通过“90后”学长了解社区发展现状,同学们了解到社区通过建设党建文化阵地,以网格化为支点,在居民小区实现了网格全覆盖,并以户户通平台将社区“三务公开”做到居民家中。同学们在调研后感叹道:“社区治理在模式和技术运用两个层面,都和自己原本的理解完全不同,真的是‘小社区、大社会,小网格,大担当’ ”。

调研组学生实地调研走访社区内企业。通讯员供图

  推动乡村建设、改进乡村治理。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村庄经济”师生调研组重走百年调研路,用脚步感知“乡村—社区”转变,用坚持记录乡村百年变迁。通过调研,同学们深深体会:每一片农田都埋藏着家国故事,每一个村庄都镌刻着家国记忆,每一个农民都见证了中国农村发展的百年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南京林业大学学子借助此次调研契机,积极响应回到家乡做农村调研的号召,实地感受农村发展,感知农村社情、民情,以实际行动努力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力!




上一条:江苏大学志愿者返家乡投身战疫一线
下一条:习近平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强调 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
京ICP备17013379号-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央档案馆侧777号 邮箱sw_gov@126.com
版权所有:世界智库(北京)自然科学研究院

>京ICP备170133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