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稼轩教育科技研究院
关于开展2025年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课题申报的通知
各高校:
为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热情,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北京稼轩教育科技研究院决定开展2025年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聚焦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国家重点领域,鼓励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调研,形成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成果,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青年视角的参考依据。
二、选题方向
申报课题应立足社会实践,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社会发展热点以及学科前沿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鼓励关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社会民生问题、科技创新应用等方向的研究。具体选题参考示例方向,自行拟定题目,围绕但不限于以下方向展开:
1.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特色产业振兴路径研究(农业数字化、文旅融合等);
县域教育、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与公共服务提升对策。
2.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社区治理现代化与“枫桥经验”实践案例分析;
青年参与基层治理的机制与模式探索(如志愿服务、智慧社区)。 3. 科技创新赋能社会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民生领域的应用场景调研(如智慧养老、环保监测);
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地方产业升级案例研究。
4. 文化传承与红色基因弘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态传承路径;
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在青少年价值观塑造中的作用研究。
5.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双碳”目标下公众环保意识与行为调研;
生态脆弱地区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模式探索。
6.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
新业态下青年就业创业现状与对策(如灵活就业、数字经济);
职业教育与产业人才需求匹配度研究。
三、申报对象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
四、申报要求
1. 选题方向:课题选题应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社会发展热点以及学科前沿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鼓励关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社会民生问题、科技创新应用等方向的研究。具体选题可参考示例方向,也可自行拟定与指南方向相符的题目。
2. 团队组建:鼓励以团队形式申报,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且需明确一名项目负责人。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学科背景或技能,能够优势互补,共同推进项目研究。跨校、跨学科组建团队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将予以优先考虑。
3. 研究周期:本次课题研究周期一年。项目负责人需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确保按时完成研究任务,并提交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
4.申报人要求须为非毕业班学生,毕业班学生可作为团队成员参与。
5.每项课题需配备1 - 2名指导教师,第一指导教师应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能够为项目提供专业指导与支持。
五、申报流程
1.材料提交:《课题申报表》需提交纸质版一式两份,并提供电子版Word、Excel格式文件。
2.审核与报送:由各高等院校科研处、团委或二级学院部门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加盖公章提交。
3.电子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gov_gov@126.com。
4.申报时间截止2025年5月31日,逾期不再受理。
六、组织实施
1.2025年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课题申报由北京稼轩教育科技研究院组织实施。
2.通过立项、结项课题,将颁发立项、结项证书、指导教师证书和成果证书。
3.本课题实行第三方服务,每项课题收取资料费(包含专家评审费、专家鉴定费、证书工本费)共计350元,该费用在领取立项课题证书时缴纳,开具正式发票。
七、联系方式
北京稼轩教育科技研究院010-64441691。
邮寄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63号恒大帝景写字楼909办公室;收件人:北京稼轩教育科技研究院驻济南办事处;电话:0531-66669765。
八、附件下载:www.v-gov.cn 或www.sw-gov.cn
附件1:《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课题申请书》
附件2:《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课题申报汇总表》
北京稼轩教育科技研究院
2025年4月10日
(此件主动公开)
|